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
關于印發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縣(市、區)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為加快推進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經省領導同意,現將《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
2022年2月25日
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我省“三統籌三擴大四創建”活動要求,加快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格局,助力“放管服”改革,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信用保障,結合我省實際,提出2022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九屆十三次、十四次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精準施策,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依法依規深入開展失信懲戒,創新發展多元化應用場景,提升法治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動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1.提升平臺網站服務水平。完善信用網站內容審核發布機制,加強輿情監測,嚴防意識形態風險。建立健全失信預警和信用修復提醒機制,提升信用網站服務公眾水平。加強信用信息統計分析功能建設,提升信用平臺數據整合應用和服務決策能力。加強信用平臺基礎能力建設,支持銀行、保險、擔保、信用服務等機構接入。加強安全風險評估和監測,優化信息共享方式,依法依規通過接口調用、數據核驗等多種方式提供基礎性信息服務。支持企業通過“自愿填報+信用承諾”等方式補充完善自身信息,暢通信息共享渠道。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公共信用信息報告標準》要求,規范信用網站公共信用信息報告,推動實現公共信用信息報告結果異地互認。(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責任單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2.依法依規歸集共享信用信息。9月底前,在《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2021年版)》基礎上,嚴格按照《河北省社會信用信息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編制我省信用信息目錄,加強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目錄列出的資源提供方按照目錄確定的規則,及時、準確、全量向同級信用平臺規范報送或共享信用信息。12月底前,實現規定種類的信用信息歸集或共享全覆蓋,數據質量合規率達到100%,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的上報率、合規率、及時率均達到100%。(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責任單位:省有關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3.加強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加強招商引資領域政務誠信建設,規范招商引資行為,認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協議,各級政府不得以換屆、相關責任人更替等理由毀約。建立招商引資領域政務失信臺賬,定期督辦、限期整改。持續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整治以及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將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河北省五級一體化信用平臺(以下簡稱“省信用平臺”)并向社會公開,對相關失信主體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完善政務誠信建設監測評價機制,有序開展2022年政務誠信評價工作,不斷提升各級各部門政務誠信建設水平。(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法院、省政務服務辦;責任單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4.加強公務員誠信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公務員誠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將信用建設納入公務員專題培訓和領導干部進修課程,加強公務員信用知識學習,提高公務員誠信履職意識。完善公務員錄用、調任和政府組織的表彰獎勵、評優評先等活動信用查詢機制,依法依規核查或核實相關人選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情況,查詢結果作為干部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政務服務辦;責任單位:各級各有關部門)5.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以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為抓手,擴大事中事后監管覆蓋范圍,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優化完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模型和分級分類標準,提高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的科學性、精準性。各行業監管部門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開展行業信用評價,評價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對不同信用狀況的企業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將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監管結果信息等推送至省信用平臺。6月底前,具備條件的行業領域全覆蓋。(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省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省級各行業監管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6.加強信用服務機構監管。完善信用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機制,制定信用服務機構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方案,規范開展監督檢查工作。開發上線“信用服務機構管理系統”,組織各地區信用服務機構通過“信用服務機構管理系統”申報信息。在“信用河北”網站公示相關信息,引導信用服務機構接受社會監督,促進我省信用服務市場規范發展。(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責任單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7.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12月底前,在《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2021年版)》基礎上,根據省級地方性法規,編制我省失信懲戒措施清單。依托省信用平臺,推進嚴重失信主體的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聯合懲戒,實現失信懲戒發起響應、信息推送、執行反饋、統計分析動態協同,進一步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懲戒大格局。(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省法院、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責任單位:省有關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8.進一步擴大“信易貸”規模。加大“信易貸”模式推廣力度,依托省信用平臺統籌建設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省級節點,將省級節點作為樞紐和中轉站,實現信息的上傳下達,推動信用信息依法依規共享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地方“信易貸”平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設立專項風險緩釋基金或風險補償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易貸”產品和服務。在全省各地開展“信易貸河北行”接力推廣活動,搭建企業與銀行的橋梁,大力宣傳推廣各地經驗做法,有序引導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入駐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完善“白名單”篩選推送機制,提高推薦企業融資成功率,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12月底前,地方平臺注冊用戶達到轄區內中小微企業的30%以上,平臺累計發放貸款突破1000億元。(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河北銀保監局;責任單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9.拓展多元化信用應用場景。深化“信用+民生”發展理念,大力提升“信易+”惠民便企服務能力和水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實施“信易批”“信易醫”“信易行”“信易租”“信易游”等市場化、社會化守信激勵措施,實現行政審批、醫療保障、交通出行、房屋租賃、旅游出行等應用場景落地,讓守信主體享受更多便利與優惠。(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醫療保障局等省有關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10.開展信用示范城區創建。各市對照國家城市信用狀況監測預警指標,補短板、強弱項,明確工作要求和方法舉措,健全溝通協調機制,全面提升我省城市信用體系建設水平。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保監局、石家莊海關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幫助各市提高相關指標得分率。符合條件的城市,積極打造信用城市特色模式,爭創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提升城市品牌競爭力。12月底前,各設區市全部達到國家“信用示范區”申報標準。(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責任單位:河北銀保監局、石家莊海關等省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縣級市人民政府)11.開展基層信用試點工作。各設區市選取1-2個縣(市、區),創新方式方法,試點開展基層信用信息歸集工作,探索建立基層信用信息歸集機制。鼓勵多領域、多途徑、創新性探索開展基層守信激勵,豐富“信易+”系列應用場景,促進信用惠民。深入推進“三信”(信用鄉、信用村、信用戶)創建工作,推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創新特色“信易貸”產品,探索“信易貸”基層推廣模式,促進信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12月底前,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責任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12.推進京津冀(晉)信用協同發展。完善京津冀(晉)社會信用體系合作共建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四地協同的守信聯合激勵政策制度、守信“紅名單”主體認定標準、市場主體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標準,探索建立京津冀(晉)信用數據融合共享應用服務創新模式,在“信用交通”“信用醫療”“信易貸”等場景實現四地一體化聯動應用,形成區域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社會氛圍。12月底前,向社會公示認定的首批京津冀(晉)守信“紅名單”主體名單。(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辦、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醫療保障局等省有關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各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構建上下聯動、左右聯通、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信用建設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建立工作目標,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二)加強要素保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信用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保持隊伍的穩定性。統籌做好信用基礎設施建設、政務誠信建設、新型監管機制構建、信用應用場景開發、信用試點示范創建和信用宣傳教育等方面的資金保障工作。探索通過專家咨詢、購買服務等方式,借助社會力量,提升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三)強化指導考核。各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壓實工作責任,對于工作推動不力的,約談相關工作負責人。建立“雙公示”信息報送、政府部門失信被執行人清退等重點工作的通報考核機制,有效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水平。(四)營造濃厚氛圍。鼓勵各類媒體積極開展誠信宣傳,深入報道誠實守信的先進典型,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信守諾的社會風尚。組織開展“誠信建設萬里行”等各類宣傳活動,發揮引領作用。加強青少年、重點職業人群的誠信教育,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信用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