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12月3日,《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建設規范》國家標準啟動會暨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博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社會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社會信用標委會質量信用分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服務貿易協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晶妹出席啟動會并發言。
全文如下:
一、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建設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信任不是憑空的,信任關系的建立離不開信用信息的獲取,信用檔案是對從業人員建立信任的基礎。
1. 信任危機和輿情事件的出現迫切需要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
近些年來,我國各領域不誠信的現象頻發,引發很多社會矛盾,甚至引發信任危機和輿情事件,其中很多是由于從業人員失信造成的。比如一些P2P基金攜款跑路、慈善捐贈被管理人員貪污、為了銷售利潤在食品里面加入一些會危害人健康的添加劑、為了節省成本不惜以侵害生命安全為代價偷工減料等等,如果能建立相關從業人員信用檔案,一方面可以在事前形成約束,另一方面有利于日后追蹤和追責。
2. 建立和培養職業社會責任感需要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
針對一些大型案件,特別是直接產生社會輿情危機的案件,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事件,可以對涉事機構做出處理,但是如果不處理到具體的人員,以后一些人就會更加有僥幸心理,認為出了事反正有機構兜著。因此,應該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建立與形成長效約束機制,以標準化規范化的形態固定化,以提升從業人員職業責任感。
3. 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
自然人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重點人群職業信用建設是自然人信用建設的重要內容,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建立是加強重點人群職業信用建設的基礎。通過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形成從業人員的信用記錄和信用畫像,有利于用人單位和服務對象等主體便捷地了解其信用狀況并進行相關決策,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行業和社會信用環境的優化,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基礎性工程。
二、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現實意義
1. 有利于促進整個社會提升誠信意識
社會中的大多數群體有從業行為、屬于從業人員,從業人員誠信意識的提升將帶動整個社會誠信意識的提升。提升誠信意識不能僅靠宣傳教育,還要在法律和道德之間建立一系列的規則約束。信用檔案就是建立規則約束的一種形式,把規則具象化并把從業人員遵守規則的情況記錄下來。
2. 有利于探索完善信用法律法規建設
我國法制系統一直是建立在立足我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完善和健全我國的法律法規制度。對于誠信建設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規,也存在著需要探索和適應的過程,在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過程中,可以逐步探索完善與自然人信用和行業信用等有關的法律法規。
3. 有利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原來一般只是在收入與踐約能力方面有一些信用記錄和報告,主要應用也只是信貸與授信等領域。現在,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使得人們對信用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的變化是超越了收入、資產等經濟信息,要求的信息面更廣了,現在的需求是三維度的,即基本素質誠信度、社會活動合規度、經濟活動踐約度。我們通過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一方面可以摸索建立三維度的、比較全面的信用檔案,探索建立符合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的從業人員信用管理體系,這很有意義;另一方面,現在很多產品都能溯源,從業人員的服務也應該能夠溯源,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是個切實可行的路徑,可以形成基于網絡與電子化的信用信息系統,這對于推進我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現實意義,做好了,對國際社會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貢獻。
三、對如何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八點思考
第一,關于信用檔案的內容與信息項分類。這是起草工作要面臨的一個比較難操作的問題,因為對信用的認識與理解并不統一,因此內容與分類也會有很多爭議。這個問題,表面上可能爭議的是檔案內容與具體的信息項,但實質上,問題的根問題是信用的內涵與外延。
我認為,現在,社會上對信用的內涵與本質、信用的構成與外延的認識并不統一,大家共識的是信用問題很重要,應該開展一些建設工作,但是信用到底是什么?怎么建設,大家是有爭議的,認知與理解各有角度,不完全一致。
我的思考和建議就是,起草組要把握幾個原則,第一個原則,要充分討論,討論的過程就是溝通與統一的過程;第二個原則,要規范,要有一定的依據,有依據可以減少爭議,依據可以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學術理論,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無論什么依據,都要有自己的邏輯,能形成閉環的解釋,較為全面、不遺漏,能自圓其說,有令人信服的方法論;第三個原則,找共性,我認為可能最終完全達成一致也不太容易,可能也達不到,存大同吧。
第二,關于從業人員選取的范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98 號)明確提出對14個重點領域從業人員建立信用記錄,鼓勵協會商會為會員建立信用檔案。這里有幾個問題重點人員可以討論,即公務員、企業法人和責任人、金融從業人員。他們要不要列入,現在信息項內容、建立檔案的主體、檔案的用途等的表述可能都要調整,要好好研究。附錄A和B都是適用于一般生產經營性企業的。不太適用金融企業。14個重點人群是包括了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多次強調金融的重要性以及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指出要做到“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墻”。落實這些指示,有必要考慮建立金融從業人員,特別是高中級管理人員從業檔案。建立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就是具體落實上述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內容。
我的思考與建議:1,從業人員信用檔案要著重通用、基礎性,哪怕信息內容不多,但是共性通識好用。2,可以分類,公務員、企業法人和相關責任人、金融從業人員都要建立信用檔案。
第三,關于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程序與方法。建議確定信用檔案中公共信用信息的來源以及共享、公開范圍和相應的程序。確保信用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要兼顧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要有法律、法規根據。需要探討嘗試這個平衡點。
第四,增加維護個人權益的內容。包括個人查詢、申述與復議、信用修復的權益,要規范。2021年8月20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通過,并將于2021年11日1日正式施行。這是一個全面的法律框架,用于規范個人信息的處理和收集以及跨境傳輸。我們的草案在起草的時候可能還不太了解這個,現在我個人覺得,應與相關法律對一對,標準應依法依規。
特別應增加信用修復內容。目前,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等部門出臺的信用修復辦法主要涉及企業的信用修復,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修復屬于自然人信用修復,建議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參考已出臺的信用修復文件,制定信用檔案信用修復的相關規范,明確修復的條件和程序等。
第五,考慮與國際接軌。按中央部署,我們現在處于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高質量發展時期,要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大國強國,我們要走向國際,要與國際接軌,不能只是自說自話。國際上有從業人員的職業信用記錄、檔案和報告。我們的從業人員信用檔案與職業信用報告的關系,是一個要嚴肅討論的問題。
我的建議,二者要銜接,主要是在信息項、建檔主體、檔案用途方面要有借鑒,要立足本土與國情,同時積極引入國際經驗與慣例,努力提升我們的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建設的質量,提高應用與管理水平。
第六,關于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用途。從實踐應用角度看,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問題。建議,開展調研,對用途做規范約定,在保護主體權益、形成管理約束、促進數據與信息應用、提升誠信意識這四個方面做好平衡。
第七,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國家標準可以與教育相結合。把標準化的內容植入近信用管理專業教育和普及教育里。信用管理專業培養出的復合型人才能夠在國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信用中介機構等各種崗位從事信用政策制定與信用風險管理工作。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的建立、維護和應用等是專業性較強的信用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撐,另一方面,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時候也應該把標準化的內容加進去。
第八,調研確定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國標指導與服務的目標。現在好像是兩條線、兩個目標,一個是企業自己,另一個是社會服務機構或其他用人單位。這兩個目標的需求不一樣,但是可以有統一的部分,要調研找到。我的建議是,可以從14個人群的共同存在的信用問題出發。這是答案,也是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建設成功與否的密碼。應以問題為導向、以實際應用主體為目標,確立通識性的信用信息項,形成規范、通用的信用檔案。
上一篇: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21-12-07
下一篇:劉新海:從個人征信到個人數據產業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