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超级VA在线观看视频,免费av观看,亚洲免费 在线观看,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歡迎來到【河北省信用網】

您的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信用研究 >> 詳情

2021年11月13日,第四屆全國信用管理學科專業建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廣東金融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重慶財經學院等院校,以及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上海風聲企業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商安信(上海)征信有限公司、上海華予信企業信用征信有限公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信用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行業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該研討會由上海師范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金融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資本研究院承辦,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進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上海市發改委信用推進處相關領導,上海師范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校領導,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領導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微信圖片_20211119153355.png

吳晶妹教授出席研討會,并作題為《學科建設思考:從人才需求看信用管理專業發展》的大會主旨報告,報告主要內容整編如下:


一、

信用管理人才需求概況

從總量上看,我國信用管理人才存量缺口150萬人,每年新增缺口1.5萬人。

從結構上看,人才需求比較集中在九大領域:

(一)金融,主要是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以及現代金融科技類機構,這類的人才需求一直是穩定增長,常年招聘,崗位固定,主要是資產管理、授信與風控、信用卡等。

(二)企業管理,主要包括生產加工供應鏈、內外貿信用銷售、B2B和B2C信用管理、品牌管理、聲譽與形象、企業文化建設等。這個領域的人才需求近幾年增長較快,有的連續招聘,有的甚至一次招100人。經常能看到的招聘企業是軟件、食品、酒店、科學儀器、貿易、工程、供應鏈、物流等類企業。

(三)信用服務業,主要業態為征信、信用評級、信用信息咨詢、信用管理技術服務等,常年招聘,但人員流動很大。

(四)信用科技,主要在新生的信用科技公司,崗位主要涉及風控合規、風險策略、信用風險評估、風險管理等,這兩年,這部分人才需求激增。

(五)媒體、智庫、咨詢領域,崗位主要是信用智庫分析、信用評級分析、信用策略、信用咨詢、信用輿情等。

(六)政府及職能部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監管工作需要,現在這部分人才需求迫切,但是實際設立崗位的較少,現實需求被隱性化了。

(七)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是各種各類的事業單位,由于信用平臺、網站、數據庫、應用系統等大量新工作,需要專業人才,但是編制有限,經常借工于服務機構。

(八)社會組織,主要是協會、商會、聯盟、團體等,開展會員信用管理與信用評價,需要信用人才。

(九)科研與教育,特別是教育機構,專業信用人才嚴重匱乏。

從結果看,現在信用數據泄露、隱私被侵犯、信用產品粗糙、信用服務落后、信用分類不科學、政策與措施專業水平不夠、信用風控不到位,不良信用事件頻發等,說明,相關從業人員缺乏應有的信用素質和信用管理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信用管理專業教育亟待發展。


二、

信用管理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四點思考

(一)信用管理教育要分層并且應該多元化

我在2002年出版的現代信用學中提出了宏觀信用和微觀信用。以此為基礎,我進一步提出宏觀信用管理教育和微觀信用管理教育。

宏觀信用管理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復合型管理人才,要學習社會信用體系、信用經濟、信用監管、信用法律、信用數據應用與隱私保護、現代信用學基本原理等;這類人才培養大部分需要在重點高校和部分普通高校進行。

微觀信用管理教育培養的是經營管理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要學習的是具體的信用管理知識、制作信用產品與服務的技能、信用風險識別與度量技術等;需要在少量的重點高校、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和專科學校及職業技能學校進行,微觀教育需要多元化。

(二)增加總量、完善結構、提升適用性

截止2020年,全國開設本科信用管理專業并招生的院校共有30余所,每年畢業生約2000人左右,談不上補存量,就是增量,也只能滿足13%。按現在的情況,要滿足增量還需要200所高校。當然,教育要循序漸進,但現狀是停滯且退,應加大力度了。

在結構方面,宏觀的教育應該分出信用法律、信用經濟、信用監管等不同的層次和方向;微觀的教育可以細分為金融、企業、科技與數據等方向。

現在的問題是宏觀的教育基本沒有,微觀的教育不到位,教學比較同質化,應注意不同層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知識體系,應該以滿足社會實踐需求為導向,培養適用性人才,才能實現信用管理教育高質量發展。

(三)信用管理專業辦學路徑需要調整

現在,大部分開設信用管理專業的高校都把這個專業放在金融學院里,這個比例大概有65%。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信用管理專業無法發展。

首先,在金融教育體系下,無法搞好宏觀信用管理教育;就是搞微觀信用管理,也有很大一部分與金融無關。

其次,現在都是大類招生,在金融學院,招進來都是要學金融的,在大二的時候再讓學生們選專業,這個時候,很少有學生會選信用管理,大部分都會選擇留在金融里,畢竟金融是成熟的老學科。每年在專業選擇、學生分流的時候,信用管理專業都面臨著一次生死考驗。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能辦好學呢?

再次,目前已開專業的高校也只有30%多的設有單獨的信用管理系,更多的是含在金融系、銀行系等系別下,沒有基本的教學組織,都被代管,怎么能搞好專業教學吶?

更重要的是,信用管理從2002年初創,到明年2022年就是二十年了。創立這個專業的這批老人陸續退休了,這個專業正在更新換代,新舊交替,且險象環生?梢哉f,我國信用管理專業現階段正處于拐點。也許,有問題的不是信用管理專業本身,而是辦學路徑與辦學思想。

作為第一代信用管理專業的創建者,我們有多么熱愛信用管理專業就有多么痛的悲傷與憂患,所以在這里我呼吁,我們團結起來、統一思想、加倍努力,保護信用管理專業生存,同時推動信用管理專業發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眼下看,國家發展急需信用管理人才,我們教育工作者應勇擔責任,做出應用的貢獻。從長遠看,維護和發展這個專業是我們的神圣歷史使命。

(四)信用管理專業學科屬性與地位再認識

關于屬性,信用的應用涉及很多領域,跨部門、跨行業,信用管理專業教育提供的是基礎性的通用專業知識,不是金融領域的下分學科,信用管理是通識性專業。

關于學科地位,我認為,信用管理專業源于借鑒西方,但是創新發展在中國。在宏觀信用管理領域,社會信用體系、信用監管等制度與措施,大量的是中國原創,主要源于中國的體制和機制,源于中國的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模式。中國的信用管理專業教育應該總結、梳理與闡述,并通過教育把它落實與持續下去,同時向世界輸出中國信用管理實踐經驗及中國信用理論和教育。信用管理事實上一直是大國強國國際戰略的一部分,從前的微觀信用管理看美國,今后,宏觀信用管理能否看中國?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中國的信用管理教育就將是世界性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