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艷萍(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誠信歷來是中華民族重視、遵守和推崇的核心道德思想。老子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痹谌嫱七M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我們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精神內核和時代價值,積極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把握好傳統誠信文化的精神內核
深入挖掘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關誠信文化的價值理念,對推動傳統誠信思想的現代轉化具有重要意義。誠信文化源遠流長,并不斷影響著中國人內在的道德倫理認知和外在行為方式。許慎在《說文》中解釋說:“誠,信也。從言,成聲!庇终f:“信,誠也。從人,從言。會意!饼R國名相管仲最早將“誠”與“信”連用,管仲曰:“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薄爸星樾耪\則名譽美矣。”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塑造起著重要作用。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先秦思想家還是后來的諸多思想大家,都把誠信擺在很高的位置。比如,道家主張以真為善的理想人格。墨家認為“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法家提出契約式誠信,商鞅“立木建信”就是樹立制度本身的誠信。儒家對“誠信”思想內涵的闡述,對后世產生了深刻影響,儒家思想將誠信視為自然法則、人倫之理和社會規范?鬃诱J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并認為,“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孟子將“誠”視為天道,內在于人性,提出“君子行忠信,可以保一國”的主張。董仲舒將仁、義、禮、智、信視為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宋明理學家將“誠信”視為“天之道”“圣人之本”,明清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王夫之將“誠”視為人格精神建構的核心,他認為,只有人之主體不斷地體認“誠”,才能達到真善美統一的人格境界。梳理中華民族誠信文化的歷史,傳統誠信文化的精神內核主要體現為道德層面的以誠為本、以信為先、無信不立。儒家思想認為誠信是個人修養的終極目標和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正所謂“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人們從事各行各業的基本規范是誠信,宋代的周敦頤言:“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呂氏春秋·貴信》中寫道:“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強調的是為政守誠之道?傊,在中國古代社會,誠信早已被視作做人的根本和社會交往的基礎。無論是個人修身、立業、齊家,還是執政者立政、治國、平天下,都需要堅守誠信之道。
在守正創新中傳承傳統誠信文化
誠信是一種重要的價值理念,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從傳統誠信文化生成的機理來看,傳統誠信文化產生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方式下的傳統農業社會,更多是在以血緣關系和地緣范圍為主的熟人社會中發揮作用;傳統誠信側重于加強個人主觀方面的德行修養和維護自我尊嚴以及成就自身的道德人格,強調慎獨和克己的自律性;在為政守誠方面,傳統的誠信文化在人治社會中更多表現為一種緊密的人身依附關系。現代社會,傳統誠信文化所依托的封建社會結構已經解體,基于傳統社會結構的文化生態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中國式現代化賦予誠信文化以新的時代力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歷史偉業的進程中,我們形成和發展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熔鑄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為建設新時代的誠信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文化滋養。立足“大歷史觀”,我們要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因此,新時代弘揚誠信文化,不是簡單地延續傳統誠信文化,而是要在傳承傳統誠信文化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賦予傳統誠信文化新的生機活力。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誠信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強調了信用體系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堅持守正創新,按照新的時代特點和要求,對傳統誠信文化的核心精神加以傳承,讓優秀的傳統誠信文化在培育公民誠信觀、推進強國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要堅持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守正創新中形成有中國風格和時代特色的誠信文化,使誠信文化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此外,我們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在誠信文化建設方面,加快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誠信不僅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石,也是國家友好交往的前提。新時代誠信文化建設不僅關乎美好生活,也是國之大者。因此,我們要依托我國誠信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全面闡釋和推介中華民族的誠信文化,實現誠信文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基于學生獲得感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立體化教學體系構建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2VSZ063)
來源:信用中國
上一篇:“信用專家談”| 信用監管已成為知識產權保護立體化的“第三維” 2024-12-04
下一篇:“信用專家談”| 企業參與信用承諾制有利于品牌信用價值提升 2024-12-16